当前位置:风华>都市言情>异世卡斗> 第279章:七贤掠阵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9章:七贤掠阵(1 / 2)

其实,说不好听的,他们就是自暴自弃,虽然说最后也有这样的名头、成就,但是根本上的原委却是是他们适应不了那个时代罢了。
言归正传,回到正题。听到竹林七贤的回答,不说是自我安慰,却是也有些赖皮的样子。因为王肃现在的领悟,实际上也有些趋向于自然之道,无为而治的味道,所以说后面引发甚至
演变成玄学却也是很可能的事情。“诸位难道还不知道只争当前,莫管往后的道理吗?”王肃微微一笑,开口回应道:“在下只是知道当年我的道理能够获得认可,能够获得权利去给百姓谋求福祉
,能够真正的把我的仁义贯彻下去。”“至于说成为当权者手中的工具,或者是不能真正实现理想中的仁义,却是无关紧要的事情。若是没有当权者的行为,莫非还要回归太古时期的禅让制度或是推举
制度,选举天下共主不成?”
说到这里,却是有几分王肃最近的领悟在其中。
“所以说,真正的仁义面前,这些道理经义都只是手段而已,我们要做的是通过这些手段最后达到造福百姓的目的,至于过程什么的,根本就不需要在乎太多!”王肃这番话,却是回归了儒术的根本。孔老夫子开创经义学问,教导门下七十二贤者,三千弟子,是为了什么?功名利禄?或者其他?真正归根究底,孔老夫子
就是为了贯彻‘仁义’。
所谓‘仁而爱人’、‘舍生取义’、‘君子喻于义’甚至是‘大义灭亲’等等,所谓‘义之所向,虽万死而犹未悔!’
由此可见,儒门精髓就是‘仁义’!
什么是仁义?什么是道德?
古之圣皇,为民之需,传结绳、蒿草、符文!是为大仁大义!
古之圣皇,亲尝百草,解民生疾苦,实为大仁大义!不说古之圣皇,且说诸子百家,应运而出,是为什么名声?为了道统?在那个春秋战国,战火纷扰的时代,他们的理念更多是源于为了结束战争,为百姓安居乐
业的。儒门的开启民智,教化天下。法家的制定天下秩序,依法治国。道门的小国寡民,无为而治。等等等等,甚至是兵法纵横,归根到底也是为了以杀止杀,支持一
方势力,统一天下!
这些,都不需要王肃去一一举例,竹林七贤学识之渊博,不会在王肃之下,王肃说出自己的想法,他们自然就能够想到其中的原委关键。
“哈哈……真正的仁义!”嵇康哈哈大笑,简直就是遇到了天底下最好笑的事情,完全不能停歇下来。“哈哈哈哈……!……呜呜……”笑道最后,居然发出呜咽之声,“我等多年研究学问,与当代众位大儒硕儒研讨,却也不过是舍去了个人甚至家族的利害关系,能
够和大家团结一致做事。算是了解了前世魏晋之间的执念。”“没想到王先生你已经彻底超越了我们,站到了人道道德的制高点去看待问题,一切都直接从人道发展,人文延续的角度出发了,彻彻底底的超越了我们的狭隘见
识!”
说到最后,嵇康的话语也激昂起来,似乎是受到了王肃思想的感染,好像自己也真正站在了远古圣皇,诸子圣贤的角度来看待这些问题了。
而这个时候,或许是王肃的话同样影响了其他人,也可能是嵇康的话使得竹林七贤受到了感染,一时之间,几个人都安静下来,谁也不再说话。
王肃微微叹息,反而开口劝解道:“这也是历练的局限性导致的。若不过我最近这段时间的经历,也不会有这样的感悟。”
的确,不管是佛祖还是圣皇,从来都不会理会你是那个氏族、哪个国家的,一视同仁的贯彻他们的理念,慈悲为怀,普渡众生,发展人道,繁衍人族。王肃若是没有进入会稽神山,与众人论道的经验,也绝对不会有这样宏大的视眼,即便是有姜军的辅助,视野也大多局限在一隅,脱离王朝帝国的桎梏却也不能
够真正达到至终人道的角度。“想来你们虽然号称精研老庄,但是根本上却没有到达那个境界!”王肃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即便是老庄之道,也是源自人道,你看看汉中五斗米道教,看看
张角天师太平道,归根究底还是在为百姓的生活,而不是直接隐世不出!”
“说实在的,你们的老庄学问,根本上就是立意在儒家学者的身份上去研习老庄,不说是画虎类犬,却也是得其形而不得其神!”
王肃一番话说下来,姜军是站在外人的角度来看,却是有些理解其中的意思。不知道竹林七贤会有什么反应。“王肃先生一番言论,实在是发人深省!我等兄弟的定位的确是太过狭隘了。”哑着嗓子的阮籍开口说道:“儒们的根本也是人道,为了昌盛人道,些许的细枝末
节完全无须在意。我等兄弟谢过先生指点了!”
说着,虚空中七个人的身影显现出来,却是狂放不羁,飘逸非常。
竹林七贤神色严肃的对着王肃躬身行礼,却是因为这一番交谈,对他们有很大的影响。虽然说起来,竹林七贤早就觉醒了,但是他们却没有跳脱出来,一直都是和同一时期的那些人一起。即便是其他的众多大儒,却也毕竟是研习的经过了焚书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