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华>历史军事>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124章 《国富论》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4章 《国富论》(2 / 2)

王文龙耗费半个月时间都只教完了了几何、代数、函数,后续更复杂的概率、统计、方程、数论等等内容根本没机会上,而徐光启已然是感觉茅塞顿开,笔记整整做了一箱,甚至生出想在王文龙身边跟随学习的想法。

但是王文龙却知道自己没有时间带着这么一个徒弟,他最后将大体内容草草写下,花了两天时间做出几册笔记之后就让徐光启自己回去学习。

王文龙知道更复杂的数学内容,在工业革命开始之后有了需求自然就会被人研究出来。

现阶段对于数学的研究,只要够用,不落后于欧洲太多就行。

就像现在的福州据说已经有人开始计算更繁复的对数表了,那就是需要大量统计算数的吏员们在发现对数的实用性之后主动进行的工作。

徐光启突然说道:“建阳,你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只怕已经超出那些欧洲传教士,为何不以此本领著书立说?”

王文龙笑着说道:“此时理学知识都要在实际应用中才有效果,我等想真正为人所重视,还是要能够掌握资源。”

徐光启思索,一番颇为认同的点头。

王文龙这话就是专门说给徐光启听的,希望他几年后还能记住。

如果按照历史进程,徐光启这次回到松江读书过不了几年就能高中进士,那才是他发挥自己能力的时候。

在这年代如果让徐光启把所有精力用来研究数学,实话实说,有点屈才。

就像朱载堉算出了十二平均率,但是没有相应的应用场景,最终落的结局也不过是几百年后被欧洲人从故纸堆中翻出成果,得到无尽的唏嘘与赞许罢了。

这时代的大明缺的并不是一个著名数学家,而是需要更多能够依靠科技改天换地的人。

其实徐光启如果考中进士,对他最有用的其实还是物理和农学的内容,物理学可以造枪,造炮,农学可以推广新作物。

于是在一元二次方程的内容学完之后王文龙又给徐光启加上了高中物理教材中力学方面的内容。

至于只看那简略的笔记徐光启能不能读懂王文龙也不敢保证,不过大不了那时写封信来,或是徐光启再把问题集在一起走一趟福建互相交流也就是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王文龙很有信心,徐光启是个聪明绝顶的人物,绝对有能力学懂这点中学理科内容。

送行的朋友们帮王文龙把东西装上船,王文龙正要走过跳板,李国助悄悄站到他身边递给他一盒点心。

“这是国仙给你做的。”

王文龙一愣,给自己未出阁的妹妹为王文龙送点心,李国柱也是有点恶心。

见王文龙接过点心匣子道谢,他终于忍不住问:“建阳对我家妹子究竟是什么意思?若是真个情投意合,不如前来说项。”

王文龙道:“李兄知道我的情况,何况我还和沈家有了婚约。”

“你!”李国助既生气又无奈。虽然魏天爵已死,但李国仙被他害的也没人敢来求亲了。

而王文龙也已经讲好婚姻,除非把自家妹子嫁给王文龙做侧室,可李家又始终觉得委屈了。

现在李旦还在海外,但李国助知道照父亲的性格,李旦多半宁可李国仙一辈子不嫁,也不会做这折颜面的事情,最后很可能就把李国仙送给李家的哪个海主去结亲。

李国助知道凭妹妹的性格,落个这样的结局,只怕一生都会难过。

李国助说道:“几个月后我爹要来福州,伱看在我妹妹面上,去跟他把话说清楚。”

王文龙点点头:“介时我一定去。”

又想到李国仙,王文龙拿着食盒说:“李兄回去转告二姑娘,王文龙收了她的食盒,万分感激。”

李国助闻言有一瞬间真是想要动手打王文龙,却又无奈于王龙还真没做错什么事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