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华>游戏竞技>耕耘贞观> 第二十一章 儒家的问题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一章 儒家的问题(2 / 3)

而在场一众大臣,更是多少知道这件事,也知道儒生从此多有轻慢李泰。

但官当到他们这层次,更多则是实用主义,哪怕对儒学肯定是有好感的,但还不至于因为儒学,进而看不起李泰,或者打压李泰。

因为他们首先是政客或政治家,不是儒生。

“我回答自从大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那大汉灭亡的一切问题,就一定是儒学问题。

而如今,我还是这一个答案!”

李泰环顾众人,仿佛已经无路可退!

李泰对房玄龄道,“房国公问我,是不是想要重现百家?

我的回答是,大汉那强都会遇到儒家解决不了的问题,那我们大唐呢?

会不会在以后的某一天也同样也遇到儒家解决不了的问题。

所以我想以百家为参考,找到这个问题,然后解决这个问题!”

听到李泰的话,在场众人能听得到李泰口中的坚定,内心更是有种难以言喻的振聋发聩。

他们看着李泰的目光发生了变化。

李世民的目光中有得只是得意与欣慰,得意自己儿子的天才,欣慰自己有如此的儿子。

但群臣们看着李泰的目光却充满了惊叹,这是一个八岁的孩子应该思考的事吗?

更重要的是,作为李世民的儿子,大唐的一品亲王更有资源去推动这件事情。

李泰从当初开府搬离东宫后,就开始一步一步的走到现在,都在坚持自己的念想。

不说远的,至少他解决掉了蝗灾,已开始筹建农学学府了,所谓天生圣人不过如此吧。

不过,一想到这是李世民的儿子,好像天生圣人的设定也不是不能接受啊。

更进一步想一想,李泰失败还好,如果成功了,那等于是真掀了儒家了底子了。

与儒家为敌,几乎所有人可以说想都不敢去想,但李泰仿佛就有着这么个志向,并且还有行动有资源的在一步步推进,孔颖达知道当初的问题,给儒家到底埋下了多大的坑吗?!

一时之间,在场众人倒是有几分的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好。

这时候,杜如晦站出来把众人拉回了现实,开口道:

“圣上,臣杜如晦弹劾越王损公肥私。

朝廷大臣乃国之栋梁,岂可因一句话,便弃品级官位,给他这还没有影的学府做科长。

如此轻慢,把朝廷命官置于何地!”

李泰听到这话,虽感觉自己学府将来绝对会成为一股重要力量,但现在李泰却只能恭敬的对杜如晦道,

“泰知错了,多谢杜公教会,泰并没有任何轻慢朝廷大臣的意思。”

杜如晦看着李泰果断认错,便是满意的点点头,然后继续对李世民道,

“越王殿下,欲修建农家公学终究是美事一件,朝廷官员因有职责不方便承担。

但臣之小弟杜楚客,少崇奇节,颇有才名,喜欢墨家遗著,如今正在嵩山隐居。

他无职无官,想来做墨科之长,正好合适!”

内政厅里面的大臣,看着杜如晦自荐了自己家小弟后,倒堂而皇之的回到位置上。

仿佛刚才训斥的话,不是你杜如晦说的似的,这年头怎么会有你这么不要脸的人!

但杜如晦这事情做得的确果决,他虽不知道李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但就按照李泰就现在所展现出来的志向与智慧,杜如晦感觉李泰需要人进行引导。

否则李泰对太子李承乾绝对会有很大威胁,一种威胁并不是说李泰能因此成为太子。

而是说只要李泰成立的这座学府,并从学府中真走出几个人才,那他们天生就会盘踞在李泰身边,成为李泰的政治团体。

所以杜如晦让杜楚客在李泰身边,就是等到哪一天,李泰做错事时,杜楚客能遏制住李泰的所作所为,让李泰没做傻事的资本。

事实上,至少听了今天的话,没人感觉李泰能够登上皇帝的位子。

在他们看来,李泰一不是嫡长子,这天子顺位自然轮不到李泰,前面还有李承乾呢!

而第二点也是最致命的,那就是李泰认为儒学有问题,这等于是彻底的得罪了儒生。

可以说李世民的儿子谁都有可能成为李世民的继承人,但就是李泰最不可能。

因为只要李泰流露出要夺嫡的可能,那天下儒生就都会向李泰的对手汇聚。

而当太子加上了天下儒士的支持,在场众人不认为李泰有任何翻盘的可能。

毕竟李泰拿头翻盘,还不如指望向来聪颖仁性的李承乾疯了,要造李世民的反好了!

所以,他们也就想要看看李泰到底能够研究出什么东西来。

说不定自己还能趁机收割一波底蕴,以后自己也不再是官宦世家,而是类似五家七望的顶尖世家了。

只不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